首页
今日头条
波兰
中国
国际
经济
港澳台
名人访谈
文化旅游
福建侨报
中俄专栏
视频
首页
>>
中国
>>
查看详情
解囊助人上学堂 覃氏宗亲情意长
2025-08-18 12:38:35
“解囊助人上学堂,覃氏宗亲情意长。”捐资助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在八桂大地上,柳州市覃氏宗亲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同根同源,守望相助”的古训。
8
月
16
日,柳州市覃氏宗亲(柳州市民族文化研究会)捐助困难大学生活动现场,几个温暖人心的场景,让这场爱心接力更显动人。
“我终于能安心去北京读书了!”来自柳州市柳南区洛满镇福塘村的覃静宇,手捧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,眼眶微微泛红。这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,父母体弱多病,多年来靠着微薄的打工收入,不仅供姐姐读完了大学,还支撑着她读完高中,家底几乎耗尽。就在她为大学学费愁眉不展时,柳州覃氏宗亲(民族文化研究会)伸出了援手。
“这笔钱的意义,远不止是解决了学费难题,它让我真切感受到,覃氏家族的血脉里流淌着互助的温度。”覃静宇说,这份关爱是家族“同根同源,守望相助”古训在新时代的生动回响。
同样感受到这份温暖的,还有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纳谷村的覃建喜(上图左3)。今年高考,他以
617
分的优异成绩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。这个登记在册的贫困户家庭,父母常年患病,多年来读书的费用,全靠覃氏宗亲覃金艳、覃金玉、覃建峰、覃克仁、覃丽霞、覃庆努等人的持续资助。“这孩子从小就懂事,学习自觉,家务也抢着做。”覃金艳动情地说,“作为覃氏宗亲,她家的事我们看在眼里、记在心上,能帮一点是一点。”这份跨越血缘的牵挂,让覃建喜在求学路上始终感受到“家人”的温暖。当天,捧着从柳州民族文化研究会领到的3600元资助金和《覃氏族谱》,覃建喜感到覃氏宗亲的爱“沉甸甸”的。
更令人动容的,是
6
岁便成为孤儿的覃东林(上图右1)的故事。来自鹿寨石路村平地屯的他,随伯父生活,凭借自己的努力,
2023
年以
493
分考入广西民族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。当年入学时,柳州市覃氏宗亲(民族文化研究会)便捐助了
4000
元,这对当时学费
5500
元、需靠助学贷款(每年
1.2
万元)和
4500
元贫困助学金维持学业且日常依靠伯父与小姑接济的他来说,无疑是雪中送炭。
“从那以后,柳州民族文化研究会每年都会给我捐助
3000
元。”覃东林说,这份持续的帮助,让他不仅能安心读书,更学会了感恩与传递善意。
据统计,截至
8
月
15
日,柳州民族文化研究会已收到
169
位覃氏宗亲今年的爱心捐款,累计金额达
200996
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
2017
年曾受助的大学生覃家成,也在当天捐出
1000
元,用实际行动回馈家族关爱。活动现场,爱心仍在延续----会议进行时,又有
10
位爱心人士主动捐款,为这份温暖增添新的力量。
“看到柳州覃氏宗亲的善举,我深受感动!”当天下午,广西弘勒文化研究会(覃氏宗亲)执行会长覃炳炎在为爱心人士颁奖后激动地说。他当场捐出
1
万元,并郑重承诺:“以后每年我都会捐
1
万元,和家人们一起把这份爱延续下去。”
“大学是新起点,但绝不是孤军奋战的战场。”广西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覃日飞、柳州民族文化研究会会长覃炳权、原柳州市副市长覃鸿全在寄语受助学生时殷切叮嘱,“无论遇到多大困难,覃氏宗亲永远是你们的后盾。希望你们学成归来,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,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覃氏家族的温暖。”
这场捐助活动,不仅是一次爱心的汇聚,更是一场家族精神的传承。从体弱多病的父母到勤奋懂事的学子,从慷慨解囊的宗亲到持续接力受助者,覃氏家族用行动证明:善意会生根,爱心会开花,这份
"
同根同源
"
的牵挂,必将在一代代覃氏后人中延续,照亮更多学子的求学之路。
记者
老付
责任编辑
莫家富
首页
一键拨号
联系我们
会员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