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今日头条
波兰
中国
国际
经济
港澳台
名人访谈
文化旅游
福建侨报
中俄专栏
视频
首页
>>
中俄专栏
>>
查看详情
八哥、石与四君子的生命叩问----李羿作品赏析
2025-10-01 11:58:58
一羽墨翎映斜阳,八哥独立青石上
。石者,亘古沉默的旁观者,见证着羽翼起落、岁月流转。这只巧舌之禽的回望,恰似一幅用梅兰竹菊为墨、以年岁为宣纸绘就的「人生四象图」,暗合着东方哲学中生命阶段的深层隐喻…
笼中懵懂
十岁笼中懵懂时,困守方寸之地,叹息伤悲…
梅之蓄势
二十岁犹似梅枝未破寒。传统文化中,梅花于苦寒中积蓄暗香,对应人生早年的「禁锢期」。八哥虽困笼中,却暗合「十年磨一剑」的东方智慧:所有看似受限的成长,实则为日后学舌百声埋下伏笔。如同梅花耐寒方能报春,早期束缚反成生命韧性的锻造之火。
兰之探问
三十岁含羞奋进际---此阶段恰似兰花初绽幽谷。兰之清贵不在张扬,而在暗吐芳华。八哥学人语时的羞涩与执着,暗合《荀子》「声无小而不闻」之理:每一次试探性的鸣叫,都是对世界的温柔叩问。此时之「羞」,实为对天地规则的敬畏之心,正如兰花不以艳色夺目,却以清雅摄魂。
竹之韧劲
四十岁妄歌清高梦---理想与现实的首次碰撞,令其看见竹之双面性。竹外示挺拔俊逸,内藏中空之谦。八哥昂首高歌时以为自己是崖畔孤兰,实则已成风雨中之竹叶
---
外显生机勃勃,内里深知世情如刀。这暗合王阳明「知行合一」之悟:清高需扎根现实土壤,否则便是无根之竹,徒具其形。
四十不惑之年低头瞰
---
当八哥学会低头审视爪下石块,方悟得竹之真谛:风雨吹打后的竹叶纵然飘零,其叶脉仍保持着向上的姿态。这十年实为「竹之炼」:外在虽被生活压弯,内在却生成节节通达的智慧。如同郑板桥画竹「咬定青山不放松」,此时的低头不是屈服,而是与大地建立更深刻的连接。
菊之澄明
五十知命,回望淡如菊
---
菊之精髓不在隐逸,在「历霜犹荣」的生命力。八哥立于石上回望,石之恒久与菊之淡然形成奇妙呼应:禽鸟之寿虽不及石,却因经历而获得另一种永恒。此时「振臂高飞」的愿景,已非年少轻狂,而是孔子「从心所欲不逾矩」的化境
---
自由与规矩在更高维度达成统一。
青石默然承爪痕,八哥振羽吟春秋。这只禽鸟的生命轨迹,实则是以羽翼为笔、以岁月为砚书写的一卷「生之哲学」:梅之蓄势、兰之探问、竹之韧劲、菊之澄明,最终都沉淀为立足现实(石)却仰望星空的智慧。人生诸阶段并非线性更替,而是如四君子同绘于一卷
---
每个时期的特质都将成为生命最终的底色,在羽翼拂过天空时,合成独一无二的生命律动。
编者的话:
李羿,原名哓燕,中国当代杰出的女画家,
1975
年
10
月
2
日生于山东高密。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,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。先后于荣宝斋画院、国美等处研习书画艺术。擅长写意花鸟,偶作山水。作品笔墨洒脱,灵韵清雅。现从事国画艺术的创作与传承,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。
10
月
2
日是李羿
50
岁生日,她用画笔画五幅画送给她自己,五幅画分别代表五个十年,名曰“人生四象图”,
个中涵义,见仁见智
。
责任编辑
莫家富
首页
一键拨号
联系我们
会员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