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免签延期决定时,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,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。
11月3日,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宣布,为持续便利中外人员往来,中方决定将对法国等45国的单方面免签政策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24时。此外,中国将新增对瑞典的免签安排,自2025年11月10日起实施,同样持续至2026年12月31日。
毛宁表示,这一决定是为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持续便利中外人员往来”。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、旅游观光、探亲访友、交流访问、过境不超过30天,可免办签证入境。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1月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宣布,现有对法国等国家的单方面免签政策将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24时,确保政策执行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。
除了延期现有安排外,中国还新增了对瑞典的免签政策。根据公告,对瑞典的免签安排将于2025年11月10日开始实施,同样持续至2026年12月31日。
这一政策适用于短期来华人员,涵盖经商、旅游观光、探亲访友、交流访问、过境等多种目的。相关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30天,可免去办理签证手续。
毛宁在记者会上提示:“具体信息请关注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发布的信息”。不符合免签条件人员仍需在入境前办妥来华签证。
免签政策适用范围广泛,涵盖全球45个国家,地域分布遍及欧洲、亚洲、南美洲等多个地区。
欧洲国家在名单中占据最大比例,包括主要欧盟国家如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荷兰、西班牙等,同时覆盖瑞士、挪威等非欧盟国家。爱尔兰、匈牙利、奥地利、比利时、卢森堡等欧盟成员国也位列其中。
亚洲地区,韩国、日本以及沙特、阿曼、科威特、巴林等中东国家在免签名单上。南美洲国家包括巴西、阿根廷、智利、秘鲁、乌拉圭等主要经济体。
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在免签名单之列。这一广泛的覆盖范围显示中国对外开放的包容性和全球化视野。
免签政策延期决定是在原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的背景下作出的。当被问及政策是否会延期时,毛宁作出了肯定答复,并阐述了政策目的。
这一政策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举措之一。通过简化来华手续,降低入境门槛,中国正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,促进人文往来和经贸互动。
毛宁特别强调,这一决定是为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”,表明此项政策是在国家整体对外开放战略框架下实施的重要措施。
将政策延长至2026年底,为外国人士来华规划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预期,有助于促进旅游、商务和投资活动。
免签政策延续至2026年底,为国际旅客规划来华行程提供了稳定预期。随着中外往来门槛降低,北京、上海、西安等热门旅游城市预计将迎来更多欧洲、亚洲和南美游客。
跨国企业商务出行也将更加便捷,有助于促进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。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所言,这一政策是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持续便利中外人员往来”的具体实践。
未来,随着2025年11月10日瑞典免签政策的生效,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通将进一步加强。
环球周报记者宋倩